相逢行二首
李白〔唐代〕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谒见过皇帝之后,从银台门出来,乘上五花马去郊外野游。
路上遇到一驾云车。车窗开处,从里面亮出一个姑娘美丽的脸来。
我摇动金鞭,来到车前,停住了马儿,上前相问:你是何方仙女,下得凡来?
于是便邀她一道进入青绮门的一个酒家,与她一起唱歌饮酒。
此女歌扇半掩,含羞而饮,扇遮半面,如同彩云遮月一样美丽。
相见而不得相亲,还不如不相见。
但与她一见情深,虽未言语而灵犀已通。
她为什么要独守空闺呢?长夜孤眠的滋味,可真是令人难捱啊。
她说,与君幽会的日子请待以来日。
可是,现在不正是春风和
简析
《相逢行二首》是一组五言乐府诗。第一首诗写相逢的一瞬间,为一首缠绵悱恻的艳遇诗,诗中展现出一种诗人李白式的精神面貌,是全无隐忧的醇酒美人之外的出仕建功的体貌气质;第二首诗写另一种相逢情形,使用大写意的旷放手法,勾勒出一种昂扬积极的人格理想,流露出惬意、自豪的情绪。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第一首诗当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在长安时;第二首诗为交游之作,当是李白少年时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27-208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8篇诗文 5967条名句
献钱尚父
贯休〔唐代〕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梁甫吟
李白〔唐代〕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早梅
齐己〔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