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东风·闲情
陈铎〔明代〕
铺水面辉辉晚霞,点船头细细占花,缸中酒似渑,天外山如画,占秋江一片鸥沙。若问谁家是俺家,红树里柴门那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面辉映着美丽的晚霞,船头纷扬着细细的芦花。缸中酒有渑水那么多,天边的山色美如画,宽阔的秋江上有一片海鸥栖息的江沙。如果要问哪里是我家,红树掩映中有柴门的那间屋子就是啦。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
沉醉东风:曲牌名。南北曲兼有。此为北曲,属双调。
酒似渑:酒像渑水那么多。《左传·昭公十二年》:“有酒如渑,有肉如陵。”渑水,古河名,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今已淤塞。
那搭:那里,那一带。
参考资料:完善
1、
黄天骥 康保成.元明清散曲精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136-137
创作背景
陈铎家居金陵,世袭指挥使,为人倜傥,淡泊名利,且不拘礼法,为官期间,“身厌紫袍”,因不与朝廷做事,受到魏国公徐达的斥骂,遂辞官归隐。此曲当为陈铎归隐之后所作。他对林泉风致是真的向往与追慕,因此才写下了这颇具陶氏遗风的隐逸曲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铁晓.陈铎散曲作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抒写的是作者游宴后邀朋乘舟晚归时的情景,是作者描写自然风光、表现闲适放逸生活情调的代表作。小令前五句写景,以浓墨重彩由远及近、由面及点、由实及虚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境界恢宏的秋江晚霞图;最后两句是写人,通过作者与友人的对话表现其归隐生活的惬意。全曲语言通俗而不乏文采,笔调轻松而富于情韵。
首二句“铺水面辉辉晚霞,点船头细细芦花”,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地点。芦花在秋天开放,这是一个霞光明丽的秋天的傍晚。“水面”“船头”“芦花”三者组合在一起,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地方色彩。这二句字面没有写人,然而抒情主人公已在其中,他的目光由远而近,在船头停住,所以说:“铺
简析
这首词抒写作者游宴后邀朋乘舟晚归时的情景,是他描写自然风光、表现闲适放逸生活情调的代表作。小令前五句写景,以浓墨重彩由远及近、由面及点、由实及虚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境界恢宏的秋江晚霞图;最后两句是写人,通过作者与友人的对话表现其归隐生活的惬意。全曲语言通俗而不乏文采,笔调轻松而富于情韵,饶有趣味。
陈铎
明淮安府邳州人,家居南京。字大声,号秋碧。正德中世袭指挥。工诗善画,尤善散曲,山水仿沈周。有同名杂剧、传奇《纳锦郎》,又有散曲集《秋碧乐府》及《香月亭诗》。 251篇诗文 35条名句
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徵明〔明代〕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维扬怀古
曾棨〔明代〕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拟长沙过贾谊宅·其一
徐熥〔明代〕
怜君谪宦楚江来,门外湘波日夜回。
废井年深生乱草,古墙春尽长荒苔。
猿声似诉孤臣恨,马首空劳过客哀。
此地无须叹寥落,长安甲第亦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