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谚语二则
佚名〔未知〕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雨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清明时节;要是清明这天下了雨,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让人难以出行。
到了清明时节,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柳絮纷纷扬扬地飘落,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注释
无路行:指下雨使得道路泥泞,难以出行。
争妍:竞相逞美。
简析
第一则谚语前半句陈述自然现象,后半句聚焦人类活动受限,春分若降雨,常预示阴雨延续至清明,反映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气候规律;再以“无路行”具象化表达降水对农耕生活的直接影响,如播种、出行受阻,体现农谚的实用性与警示意义。第二则谚语先说明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显著回升,精准概括气候特征;而后写百花竞放,展现出春季万物复苏的繁荣景象。
东坡逸事
佚名〔未知〕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张佐治遇蛙
佚名〔未知〕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曰:‘此皆浅水,虽放,后必为人所获;前有清渊,乃放生池也。’吾从之至此,不意挥斤,遂被害。二仆随后不远,腰缠百金,必为二人诱至此,并杀而夺金也。”张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获。一迅即吐实,罪死。所夺之金归商。
鲁公治园
佚名〔未知〕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